由欧洲铁路协会、欧洲轮对协会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协办的第18届国际轮对大会(IWC)于2016年11月7日-1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国际轮对大会每3年举办一次,是世界范围内铁路轮对行业中影响力最大的技术交流盛会。大会涵盖轮对材料特性、制造工艺、轮轨作用力、检测技术、运用维护管理等方面。之前,已在意大利、美国、加拿大、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成功举办了17届,吸引了国际铁路各行各业的代表,包括铁路运营公司、设备生产商、原器件供应商、学术机构、政府部门、监管及标准组织单位等。此次会议汇集了来自5大洲、16个国家近500名学者,共有62篇口头报告论文和49篇张贴论文,对增进行业了解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本次会议主题共9个,具体为:1)轮轨相互作用;2)噪声与振动;3)轮对失效分析和缺陷预防,含组装转向架条件下的检修、RAMS、LCC管理;4)高速铁路技术创新;5)铁路重载运输新发展;6)公共交通应用创新技术;7)轮对无损检测新技术;8)轮对特征检测设备--强度、疲劳性能、硬度;9)轮对相关部件创新,如刹车片、车钩、齿轮箱和轴箱等。
实验室师生共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包括翟婉明院士、康国政教授、张卫华教授、金学松教授、邬平波研究员、戴焕云研究员、梁树林副主任、温泽峰研究员、王开云研究员、赵鑫副研究员、王衡禹副研究员、姚远副研究员等。在本次大会中,翟婉明院士和张卫华教授担任技术委员会委员,康国政教授担任组织委员会委员。
大会中,翟婉明院士做了题为“Wheel-rail dynamic interaction caused by change of wheel and rail profiles”的特邀报告,向全世界同行生动展示了中国在铁路大发展时期的重要研究进展,并主持了主题为“New technology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for wheelset” 的分会报告及讨论。张卫华教授主持了主题为“Interaction between wheel and rail, innovations in high speed technology” 的分会报告及讨论。赵鑫副研究员做了题为“Observations and monitoring of the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of Chinese high speed wheels”的口头报告,详细地为与会者介绍了中国高速铁路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现状与解决措施,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博士生陶功权同学做了题为“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bnormal vibration of the electric locomotive”的口头报告,报告介绍了现场调研和数值仿真的相关结果,确定了电力机车异常振动来自车轮多边形磨耗的原因及缓解措施,得到了听众的认可。实验室还有3篇张贴论文。另外,受会议委员会邀请,赵鑫副研究员参加了“Wheelset failure detection, analysis & prevention”的专题讨论会,与参会的国际同行、专家和学者围绕轮对失效检测、分析与缺陷预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交流、讨论,并回答了观众的提问。
10日上午会议结束后,与会50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兴高采烈地参观了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大为赞赏实验室优越的试验环境和先进的试验设备,并对我实验室的先进研究设备显示了很高的兴趣,很多参观学者就相关问题与介绍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本次盛会的成功举办,扩大了实验室在世界轨道交通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翟婉明院士做大会特邀报告
张卫华教授主持分会场报告后与5位演讲者合影
赵鑫副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陶功权博士生做学术报告
赵鑫副研究员参加题为“Wheelset failure detection, analysis & prevention”的专题讨论会
国际学者参观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