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8日6月1日,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圣川研究员、李凡松助理研究员和刘潮涛博士参加在法国普瓦捷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疲劳大会。会议由Jean-Luc JACQUOT教授主持,共有来自38个国家的600多名学者参加。参加会议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东道主法国及德国和中国,其中来自中国本土的学者共69人。
吴圣川研究员做了“On the foreign object damage based fatigue mechanism of railway axles”报告,介绍了其近年来在高速铁路车轴外物损伤(FOD)表征、外物损伤预制方法和概率评价框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铁路车轴领域提出应采用概率Kitagawa-Takahashi图对受FOD影响的车轴进行安全性评价。此前FOD常见于航空飞行器中,然而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升,在新建无砟轨道、既有有砟轨道以及风沙和冰雪等运行的线路上,已发现车轴受到FOD严重影响,亟待开展损伤车轴的安全性评价和剩余寿命预测。

吴圣川研究员做报告

吴圣川研究员报告中
李凡松博士在会上作了“Simulation of structure dynamic stress under multi-load condition in resonance state”的口头报告,并对其他参会学者的问题进行了回答。论文主要研究了共振状态了多载荷输入条件下结构动态应力仿真方法,指出应力仿真需要考虑载荷相位关系对比动态应力的影响,基于试验数据验证了理论推导。

李凡松博士做报告
刘潮涛博士在大会上作了“Multi-axial fatigue life assessment of high speed car body based on PDMR method”的口头报告,并对其他参会学者的问题进行了回答。论文主要研究了利用车体疲劳试验台还原车体线路运行过程中振动状态的方法,并利用PDMR方法和实测动应力数据对高速列车车体进行多轴疲劳寿命评估。

刘潮涛博士做报告
同时,参会人员积极与国内外疲劳研究领域国际知名学者进行了深入友好讨论,积极推介实验室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建立了深厚的个人友谊,邀请其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

参会师生与中车专家会场前合影

部分中国学者与Int J Fatigue共同主编David McDowell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