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至7日,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磁悬浮技术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磁悬浮技术与振动控制学术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赵春发研究员、邓自刚研究员、马卫华研究员、郑珺副教授和近20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本届会议以“聚焦智能装备,共促磁浮技术与振动控制融合发展”为主题,设置了磁浮运载、磁浮轴承、磁浮新技术与新应用三个主题会场,吸引了包括高等院校、设计院所、设备制造厂商、建设与运营部门共99家单位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以期共同助力我国磁悬浮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创新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参会师生代表合影
本届会议共录用论文256篇,大会邀请报告5个,分会场主题报告41个,口头报告65个,海报73个。西南交通大学代表团录用论文19篇,口头报告14个,展出海报8篇。其中,赵春发研究员、邓自刚研究员、郑珺副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常导EMS磁浮交通多维非线性磁轨力高精度快速计算模型”、“超导钉扎磁浮及低真空管道交通研究进展”和“磁浮汽车创新探索”,主持了磁浮运载和磁浮新技术与新应用分会场。实验室博士生宁晓芳的论文《轨道不平顺对超导电动悬浮系统磁力的影响》和博士生王子涵的论文《高温超导磁悬浮垂向非线性阻尼研究》荣获优秀报告论文奖,硕士生万成麒的论文《控制系统前向通道时滞对EMS磁浮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和硕士生刘新的论文《径向与轴向电动轮力特性对比研究》荣获优秀海报论文奖。
实验室老师在大会上做主题报告和学术讨论
实验室两名博士生获优秀报告论文奖
按照会议安排,8月6日和7日实验室师生分别前往我国首条中低速磁浮运营线—长沙磁浮快线和世界首条磁浮旅游专线—凤凰旅游磁浮线进行技术参观,深入磁浮车辆段,乘坐磁浮列车,与行业专家进行现场交流学习。实验室师生在本次会议中与全国磁悬浮技术领域内的同行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充分彰显了实验室师生饱满的科研热情,展示了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磁悬浮领域内深厚的研究积累和创新研究成果。
实验室师生在长沙磁浮快线进行现场调研学习
据悉,第十二届全国磁悬浮技术与振动控制学术会议将于2024年在珠海市举办,由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大学共同承办。